[潍坊汽车在线] 得知我刚从上海车展归来,有朋友问:那辆4000多万的车,你看到了吗?我只能苦笑着说:我去晚了!没等看到,它已经“出手”了。
这就是中国车市:一面是“准车主”们面对飚升的油价犹豫不决,一面是大排量进口SUV车型连年热销;一面是低价位车型厮杀惨烈,一面是历届车展顶级豪车刚一露面便名花有主;一面是限购令等利空政策接连出台以期抑制消费的过快增长,一面是为了摇号指标排起的通宵达旦的长龙……这种宏观政策与消费行为、厂家与车主、利益集团与普罗大众的博弈,就是周伯通的“左右互搏”比起来都相形见绌。
利空政策令车市上升放缓?可以看一下一季度的实际数字:一季度全国汽车总销量在5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8.08%,请不要忘记这是在限购令出台、油价飙升、2月春节消费淡季等“综合作用”下取得的成绩。即使维持这一速度,中国汽车本年度产销量突破2000万辆也是毫无疑问的。
能源、环境、交通,这是制约汽车发展的三大要素。从这三点出发,怎么看2000万怎么感到“压力巨大”——更不用说在车展上诸多汽车大佬口口声声说2020年中国汽车年产销将达到3000万辆的宏伟目标。人均拥有车辆仅及美国1/14的中国只要把这个比例提高到1/7,全球的石油年产就可能耗尽。至于尾气污染,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早晚高峰走走北京的2-4环,交通拥堵问题,还有人有兴趣听吗?说到这想起了家乡某电台主持人的一句话:5年前咱这的马路像赛车场,现在的马路像停车场。够形象吧?
抑制汽车消费,或说得更好听些:控制汽车消费,宏观政策难道还不够给力吗?限购令已经将北京汽车实际需求量生生砍去了一半;有关部门还不“配合”吗?油价搭着茅台酒的顺风车已经“破七进八”了;公益宣传还不动人吗?地铁的电视短片接二连三的推出青春亮丽男女主角出演的“无车日”的短剧……总之,“限车”的力量如此之大,看似无坚不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