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国内外形象差异大 只能消费者买单

2012-04-09 10:32:48|来源:潍坊汽车网|作者:李佳靓

字号:

[导读]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商,中石油由于自身矛盾及对外、对内的不同诉求,给国内外展现出了差异化较大的两种形象。一种是,在全球快速扩张的国家石油公司,一种是,日赚3.6亿却说自己亏损的国企,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中石化?

[潍坊汽车在线]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商,中石油由于自身矛盾及对外、对内的不同诉求,给国内外展现出了差异化较大的两种形象。一种是,在全球快速扩张的国家石油公司,一种是,日赚3.6亿却说自己亏损的国企,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中石化?

日前,中石油披露2011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2011年净利润达1329.61亿元。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商,去年中石油原油产量8.86亿桶,相当于242万桶每日产量。

报告一出,美联社、ABC等国外媒体分别以“中石油原油产量超过美孚”为题,报道这家成立才13年的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已超过美孚成为全球老大。

在他们看来,中石油为了最大程度的攫取资源以保证国内惊人的消费增长,甚至不考虑股东回报,在全球“不计成本”的迅猛收购,让西方石油企业开始紧张。因为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去年国际油价上涨了19%,即使不增加石油产量,石油公司也能挣钱,增加产量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去年中石油产量增加了1.1%,而美孚产量却下滑了5%。

反观国内媒体,多将重点放在了中石油赚了多少钱,员工福利有多高,炼油亏损600亿、日赚3.6亿元以及国内油价的蹭蹭上涨,凸显出中石油惊人的赚钱能力。

其实,国外、国内媒体的报道都没错,之所以褒贬各异,只是因为各自有不同的利益着眼点——一个盯着中石油的“投资”或“付出”,一个则盯着中石油对全民股东的“回报”或“反哺”。

在国外媒体眼中,中石油为了保证国家能源供应,不惜代价抢能源。而对于三桶油,国人从来并不为其赚了多少钱而喝彩,甚至也不关心它们究竟每年产了多少油,在国人眼中,这些油企巨头,不过是为了追求利润而推高成品油价格的推手。回顾近年来油价走势,在国际油价区别不大的情况下,93#汽油价格已从2008年的每升6元突破了8元大关。

但在笔者看来,中石油自身矛盾的特质以及其对外、对内的不同诉求,才是导致其国内外形象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作为政府持股86%的国有石油公司,最大程度地获取资源、保障能源供应是其首要任务,但作为企业,盈利赚钱也是其使命。

所以,在国外市场,中石油为了获取资源,不惜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去参与并购。而另一边,作为公司,盈利的特质又让其常因成品油价格受政府调控而产生政策性炼油亏损,并以此为由屡屡要求涨价。以市场逻辑来看,也很好理解,因为企业付出的高成本就必须要有人买单,而中石油在国内市场的地位,注定国内消费者必须成为买单的那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