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汽车在线]在车上装个导航仪已成目前大多数有车一族的必要选择,本以为靠着导航可以路路畅通,更快捷地找到目的地,然而频频被呼叫掉头甚至死机等,却让车主“很受伤”。日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称,即便是安装了最新版地图的导航仪,也存在导入禁行或不通路段、规划不合理、绕路及道路缺失等问题,其中,超过七成导航仪安装的是盗版地图。这让很多车主感到不安。
[央视曝光] 七成导航仪“不靠谱”
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以《定位慢精度低寻路难 汽车导航为何将车主导入迷途》为题,对当前鱼龙混杂的汽车导航市场进行了调查曝光。
节目中,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国家通信导航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选取国内13个主流厂家、18个型号的卫星导航产品,按照《卫星导航产品认证实施细则》在全国19个地区开展了实际认证检测,主要检测卫星导航产品的性能、路径规划、电磁兼容等10项指标。结果显示,仅有3个厂家5款产品通过了认证检测,不论是按厂家计算还是按产品型号计算,通过率不足30%。央视调查更指出,超过七成导航仪安装的是盗版地图。
那么,目前郑州导航仪市场的情况又如何呢?
[市场现状] 鱼龙混杂“山寨”充斥
日前,记者走访了郑州科技市场、汽配市场等主要销售导航仪产品的市场,发现市面上销售的汽车导航仪产品大多分为便携式和内嵌式,大小尺寸各不相同,价位也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最便宜只需二三百元。而最令记者感到眼花缭乱的是名目繁多的品牌名称,不少导航仪的品牌如果不仔细看,极容易弄混淆,以名字中带有“e”导航仪品牌为例,就有e路航、e道航、e导航、e导游等,让人一时间难以弄清楚,到底谁是“山寨”版。
也正是由于导航仪市场鱼龙混杂、“山寨版”充斥,使得车主购买的导航仪,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被带错路。家在郑州的梁先生今年4月份自驾出游时就被导航仪“忽悠了一把”,“当时前方明明是一条大河,连个桥都没有,但导航却依然提醒我前方直行。”梁先生说自己那会儿被导航仪弄得哭笑不得,由于导航的这次误导,使得他白白又多跑了100多公里路才找到过河的大桥。从那之后,梁先生不敢再轻信自己的导航仪了,每次在使用导航仪之前,总要再用自己的IPHONE手机地图,验证无误后才敢沿着导航仪规划的路线走。
对于导航仪带错路的问题,专业经营导航仪产品多年的李先生向记者透露,“导航仪之所以会出现问题,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一是硬件方面,导航设备本身产品质量较差,接收GPS定位信息不准确;二是软件方面,主要是导航设备中解算地图信息数据、规划路线的搜索引擎软件不好,不能及时分析和选择正确路线;第三则是地图的原因,因为目前国内很多导航仪选取的地图不是正版,而是破解版,所以时效性不佳,不能提供实时地图。”
[业内观点] 选大品牌、看防伪标
针对导航产品整体性能堪忧的现状,专家建议,应尽快通过推动关于卫星导航设备的国家标准出台,设立导航产品的性能门槛,淘汰那些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产品。同时,应通过推行导航产品的认证制度,让消费者认清性能优越的产品,避免被劣质导航导入迷途。
而面对目前导航仪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消费者如何选到具有正版地图的导航仪产品呢?业内人士提醒,车主在选购导航产品时,应尽量前往正规的品牌代理店、批发商、连锁店或零售商处,选择质量过硬、售后服务有保障的大品牌GPS导航仪。此外,看信号接收模块的芯片是第几代。芯片是决定导航的准确性和速度的重要元件,目前,市场上第一代至第三代的芯片都在使用,经销商在销售导航仪时,消费者需要详细询问。另外一个辨别办法就是,消费者可以关注产品的防伪标志。当前,一些规模大的地图厂家在大力推广正版地图的同时,也为正版的产品设计了形形色色的防伪标志或者正版识别卡,可登录官方网站鉴定。
当然,由于现在很多城市道路改造频繁,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因此即便是购买了正版的导航仪,也要定期、及时更新。
[潍坊汽车在线]近日,本站编辑从一汽-大众特许经销商潍坊鑫达4S店获悉 ...[详细]